言情书阁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部分(第2页)

但是,槟城首富王竟成先生看不惯这种垄断行径,邵氏兄弟的吃苦精神倒令他感动。

在王竟成先生的帮助下,邵氏兄弟以重金包下了新加坡的华英戏院、吉隆坡的中华戏院、怡保的万景台戏院和马六甲的一景团影戏院。以上戏院构成了“邵氏兄弟”最早的院线和发行网络。这时,他们在槟城又遇上了从上海来的黄毓彬。

黄毓彬原是上海明星影业公司的股东之一,因与“六合”不合,挟资远走南洋,以期日后再与“六合”一决雌雄。邵氏兄弟和黄毓彬的想法一致,于是联手合作,组织了一个南洋电影发行网,反击“六合”。不久,邵氏兄弟又与当时新加坡的富商黄文达和黄平福兄弟交上了朋友,在黄家兄弟的帮助下,开始接管、经营南洋最大的娱乐场所——新世界游乐场。一年下来,总收入超过黄家兄弟数年收入的总和。接着,他们又收购了大世界游乐场。新加坡原有的三大游乐场,邵氏兄弟已占有两个。此时,他们把“邵氏兄弟公司”的招牌,正式在新加坡挂了起来。

1934年,由邵醉翁执导,“天一”在香港制作,中国第一部有声影片《白金龙》问世。

这时,有声电影刚刚萌芽,上海已开始筹拍《大路》、《渔光曲》、《夜半歌声》等影片。《白金龙》取得成功之后,邵醉翁以香港为基地,制定了粤语片和国语片兼营的战略。

1936年夏天,“天一港厂”连续发生两起被人纵火、烧坏片场的案件。

1936年6月29日上午11时,“天一港厂”片库旁边一间暗房失火。由于只堆放杂物,没有存放拷贝,所以损失不大。同年8月6日深夜,存放拷贝的片库突然火光冲天。这次“天一港厂”的全部存片和拷贝,和片库一起化为灰烬。原因始终未能查明的两把大火,使邵醉翁万般沮丧,最终使得这位邵氏电影的创始人告别影业,退出江湖。

邵醉翁指定,由老二邵屯人来港替换他主持大局。邵屯人从上海来港后,废弃“天一港厂”之名,打出了南洋影业公司的旗号。邵屯人以香港为制片基地,以南洋为销售市场,坚持走通俗路线,并恭请洪钟豪(洪深之弟)担任旗下主力导演。从1983年到1940年,南洋影业公司业务蒸蒸日上。

然而好景不长。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12月25日,香港沦陷。人们纷纷逃离,在短短几年里,香港人口由160多万锐减至60万左右。日军占领香港后,立即攻打新加坡、马来西亚,整个南洋陷入日寇的铁蹄之下。

邵仁枚曾经躲在一座古庙里,但还是被日本人找到,被抓去替日军接管的新加坡的戏院服务。这个时期,新加坡的邵仁枚和邵逸夫,与香港的邵屯人断绝了联系,时间长达三年零六个月。

在这之前,邵逸夫已于1932年在新加坡成婚,太太是黄美珍女士。婚后第二年便生下长子维铭,接着次女素雯、三女素云及末子维钟相继出世。

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同年8月30日,英国军队接管香港。邵氏几兄弟经过商议,作出决定:老大邵醉翁留守上海经营舞台生意及负责“南洋”出品的发行;老二邵屯人重返香港主持“南洋影业公司”业务,在香港拍戏,供应上海及新马等地;老三邵仁枚和老六邵逸夫则在新马拓展戏院业务。

邵屯人回到香港后,创立了“邵氏父子公司”。邵氏父子公司是指邵屯人和他七个儿子的公司,英文为ShawSons,缩写为SS。而“邵氏兄弟公司”则是指邵逸夫和邵仁枚两兄弟公司,英文为ShawBrothers,缩写为SB。

当时,邵氏父子公司在香港,而邵氏兄弟公司还在南洋。“邵氏兄弟”负责投资,“邵氏父子”负责拍片。“邵氏父子”的一切支出必须向“邵氏兄弟”报账,真是亲兄弟明算账,在金钱方面分得非常清楚。

50年代初期,香港影业竞争渐趋激烈。

此时,南洋富商陆运涛对电影产生了浓厚兴趣,于是投资电影业,在新加坡成立国泰机构,并进军香港,以“电懋”之名成立制片公司,在清水湾兴建片场,将大批红星罗致旗下。于是,“电懋”成为香港影业的一支不可轻视的力量。

50年代初,香港政府制定了市政建设的新规划,明文规定市区不得开设制片厂。因此,邵氏父子公司在钻石山和九龙城的片场被迫搬迁。邵屯人在清水湾的郊区买下地皮,重建拍摄基地。这便是后来世界闻名的邵氏制片工厂的雏形。

1956年,新加坡的邵氏兄弟公司,在新加坡、马来亚、越南、泰国、爪哇等地,已拥有130多家电影院和10多座大型游乐场。事实上已建成一条实力强大的影业院线。

邵逸夫这时几乎富可敌国,但仍雄心勃勃。

而邵屯人在香港的业务却很不景气,甚至有退出拍片业务改为经营戏院打算。

邵屯人改弦易辙,使在新加坡的邵逸夫有了想法。

入主香江1957年初夏,邵逸夫事先说服三哥邵仁枚,然后奔赴香港,要求邵屯人交出邵氏父子公司的制片权。

经过谈判,邵逸夫全面接管了邵氏父子公司的制片机构,并将公司名称改为“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由他本人亲自来香港主持业务。于是,雄霸香港影业数十年的邵氏兄弟公司诞生了。这一年,邵逸夫刚好50岁。

邵逸夫觉得,若想大干一场,首先必须有自己的片场。邵逸夫决定兴建一座香港最大的片场。

于是,他向二哥邵屯人买入清水湾220号地段的80万平方英尺的土地。当时每平方英尺仅0。45港元,总共只花了36万港元。那时,九龙清水湾地界远离香港闹市区,依山傍海,空旷荒凉。邵逸夫初次察看清水湾地皮时,因为汽车开不上去,只能徒步攀山。但他认为这是一个建片场的好地方。他实施的第一个工程项目,是平整清理出了一条通向清水湾的道路。接着开始大兴土木,兴建摄影棚及附属工程。在这个庞大的建设计划中,包括隔音片厂、置影场所、摄影棚、行政大楼、制片大楼、暗房、冲印所、货仓、服装道具库、放映室,以及生活区等等,是一座名副其实的电影城。这座被称为“邵氏造梦工厂”的电影城,从1957年动工,历时七年才全面竣工。

新公司成立了,摄影棚有了,机器设备齐全了,可说万事俱备,只差人才到位。

而物色人才的工作是邵逸夫优先考虑的,他早已着手进行。邵逸夫抓到手的第一个重要人物,便是后来成为他左膀右臂的邹文怀。

邹文怀进入“邵氏”,是由于吴嘉棠的推荐。吴嘉棠当时供职于香港英文报纸《虎报》,早年是上海新闻界有名的才子。他与邵逸夫的交往始于上海时期,那时二人关系密切,经常一起泡澡堂子。吴嘉棠得知邵逸夫从南洋来到香港,创立了邵氏兄弟公司,并了解到他一系列打算,眼下求贤若渴,便对邵逸夫说,他以前有个下属,在上海担任过西报记者,来香港后,曾在英文《虎报》任职,目前在美国新闻处驻香港分部工作。这人就是邹文怀。

邵逸夫确认了邹文怀是个难得的人才,很希望他能加盟“邵氏”,但又怕邹文怀拒绝。在吴嘉棠的安排下,邵逸夫见到了邹文怀。邵逸夫把自己的想法说明之后,邹文怀果然没有马上答应,只说:“邵老板,你的好意我心领了。这件事以后再谈吧。”

第二次与邹文怀见面,邵逸夫明确表示请邹文怀担任“邵氏”宣传部主任,并谈了关于宣传工作的一些构想,比如将开办电影演员培训班、出版一本电影月刊、成立“邵氏”影友俱乐部等,最终说动了邹文怀。但是,邹文怀提出了一个要求,宣传部必须由他自组班底。邵逸夫满口答应。

于是,邹文怀立即开始呼朋引伴,先是找来在《香港时报》任采访部主任的何冠昌做军师,然后又把自己信得过的一批朋友拉了进来,如梁风、汪晓高、黄握中、蔡永昌等人。

从1959年到1970年,邹文怀为“邵氏”打了十一年工。这些年中,他与邵逸夫形影不离,参与“邵氏”的各项重大决策。他的办公室紧挨着邵逸夫的办公室,中间有道小门相通。直到1969年,有个名叫方逸华的女人进入“邵氏”,邹文怀才大权旁落,当然这是后话。

万事俱备之后,“邵氏”开始筹拍自己的创业之作。

从1958开始,香港的国语电影渐渐受到市场冷落,而1957年,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摄的黄梅戏电影《天仙配》,在香港九龙的新华戏院放映时,却受到当地观众的极大欢迎。1958年,香港“长城”也拍

推拿  离婚后,美女总裁跪求复婚  我,下山之后  白马王子  幸好有你在  扶桑  都市之王  遍地姻缘  我的美国之路  唐朝小地主  李世民私密生活全记录  傲慢大亨  正说汉朝二十四帝  你们,铐杀  爱就爱了  抗战狙击手  遍地狼烟  孽爵的爱妻  孽海花  秦腔  

热门小说推荐
我的绝美御姐老婆

我的绝美御姐老婆

聚焦巅峰火爆畅销他是世界闻名的巅峰杀手,却被家族逼婚,与美女总裁住在了一起。彼此看不顺眼却又不得不同居,萧凡决定回学校散散心,可是...

史上最强赘婿

史上最强赘婿

已完本穿越异世成为财主家的小白脸赘婿,因太废物被赶出来。于是他发奋图强,找一个更有权有势绝美高贵的豪门千金做了上门女婿。练武是不可能练武的,这辈子都不可能练武,只能靠吃软饭才能维持生活!我要把老婆培养成天下第一高手,谁敢惹我就让我娘子打死你!...

六零军营成长

六零军营成长

一睁眼回到六零年,上一世是孤儿的明暖这一世拥有了父母家人,在成长的过程中,还有一个他,青梅竹马,咋这么腹黑呢!...

都市寻艳录

都市寻艳录

身世坎坷历经沧桑人间情意究竟为何物?妈妈是什么?奶奶是什么?姑姑婶婶又是什么?也许,都是女人罢了。你们给了我们生活的必须,但是她们没有给我们家庭的温暖,因此从理智上我们应该感激你们的,可是感情上很多时候是会出现偏差的。我喜欢熟女喜欢年龄稍大的女人当然是女人我都会喜欢当然是那种好女人...

田野花香(乡村猎艳)

田野花香(乡村猎艳)

陈炎是一个混得极度没出息的大学生,阴差阳错的在阳台上喝着闷酒的时候被一个中年人吓得掉下楼下,醒来的时候却发现是在自己的高中时代。经历了惨败的婚姻和现实的残酷,陈炎决定好好的利用自己机会推倒所有的美女,清纯的学生妹,只知道埋头读书的校花MM,风骚无比的成熟美妇,饥渴了N多年的迷人寡妇。重生了,干那么多大事有什么用!手里掐着钱去糟蹋别人的闺女和老婆才是王道!...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