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四卷:科幻的艺术规律 第三章:科幻中的叙事逻辑(2)
第二节:什么是自设逻辑
2000年,四川辞书出版社出版了《科幻爱好者手册》一书。笔者一位朋友是其中的主要执笔人。他曾经对我抱怨说,出版社编辑曾经把他撰写的一些词条退回去,要求在词义解释中加上几个字——“在科幻小说中”。涉及的词条包括白洞、黑洞、黑暗星云、反物质,等等。我对他说,我感觉编辑的要求意思还是不过分的,这些词汇在科幻中的含义,已经不同于它们在科学中的含义了。它们“在科幻小说中”,往往包含着科幻作家自己设定的内涵。这就是本章要分析的“自设逻辑”问题。
“概念文学”、“观念文学”在主流文学理论那里,似乎是一个贬意词。它特指过去某个时代,作家们被要求去创作的,符合当时某些政治观念的文学作品。当文学评论家们使用这个词汇时,多半是指责某部作品脱离现实。
然而,科幻文学又恰恰是一种从观念出发的文学。只不过这里的观念不是上级的指示,或者政治词汇,而是作者自身的思考。“科幻小说是最讲究观念的一种小说形式,小说的重心就在表达作者的某种观念,这是作者的灵思火花——某种科学观念加上幻想、再来制造安排人物、发展情节,构成一篇小说。有人说,科幻小说是一种观念文学,于此可见“观念”在科幻小说中的重要地位。“(黄海《台湾科幻小说大全》505页)
在科幻文学界,有一个自发流行起来的概念——科幻点,其内容基本上就是本章要介绍的自设逻辑。不过“科幻点”的概念是约定俗成的,含义比较模糊。所以,本章使用“自设逻辑”概念来表述这个规律。
自设逻辑中的“自”,指单个作者自己。也就是说,某篇科幻小说中的自设逻辑,是作者单独为这篇小说设定的。不仅其他作者不需要遵守这个逻辑,就是同一个作者在创作下一部科幻小说时,也不需要遵守。除非下一部是这一部的续集。
自设逻辑中的“设”,强调了这种逻辑的人为性,假定性。这些自设逻辑完全是作者本人的创造。然后,作者再在这个假定的基础上,创造整个故事。
而“逻辑”,则是指事件的因果链条。有某因必有某果。但这个因果不是常识的、公认的,比如“天冷会感冒”、“不吃饭会营养不良”,是自造的。
请看下面这个自设逻辑:
“第一定律:机器人不得伤害人,或任人受到伤害而无所作为;
第二定律:机器人应服从人的一切命令,但命令与第一定律相抵触时例外;
第三定律:机器人必须保护自身的安全,但不得与第一、第二定律相抵触。“
科幻爱好者一看便知,这是阿西莫夫在小说集《我、机器人》里给出的“机器人工学三定律”。它的逻辑十分周密,以这套定律为基础创作的故事也十分严谨,以致于有些科幻迷误以为,这也是现实里科学界研究机器人时使用的定律。甚至一些介绍科幻的文章也这么讲。其实,它只是作者发明出来编故事的。与现实中的人工智能领域完全无关。机器人工学三定律是“自设逻辑”的典型。
对于《球状闪电》中的“球状闪电”,作者刘慈欣曾有这样的诠释:而这本小说中的球状闪电只是一个科幻文学形象,为演绎科幻的美感而诞生,不应被看作是对这种自然现象基于科学的一种解释。事实上我自己从科学角度对球状闪电的猜测(当然是很幼稚很业余的)也完全不同。小说中的解释不是因为它最符合逻辑,而是因为它最有趣最浪漫。《球状闪电》216页,四川科技出版社出版。尽管用的术语不同,但笔者以为,这就是对“自设逻辑”的表述。是作者艺术自觉性的体现。在段表述里,客观世界的真实——作者的心理真实——小说中的艺术真实,三者是严格区别的。
现实只有一个,超现实却可以有无数个。如果幻想类文学的作者(不仅仅是科幻小说作者)不给他的作品假定一系列逻辑前提,那这个作品就没法读了,所有的情节将会混杂成一团。不光是科幻小说,神怪、武侠等各种形式的幻想类作品,都需要把情节建立在超现实的背景中,也都需要“自设逻辑”。比如,孙悟空为什么只能七十二变而不能七十三变?为什么一个跟斗飞十万八千里而不是十万九千里?在武侠小说里,一副毒药被服下后,为什么七七四十九天毒发身亡而不是八八六十四天?练习《葵花宝典》为什么一定要引刀自宫?哈里波特为什么能够在车站穿壁而过?这些逻辑不需要读者去问询究竟。它们都是故事的出发点。你需要的是从这些基础上阅读故事。而作者的任务,就是在故事里把它们的来龙去脉交待清楚。
如果魔法没有任何限制,那么人物将会成为万能的神,任何事情都可能发生,因而也就不会有任何故事可言。《幻想文学漫谈》《科幻》2004年二期。这就是自设逻辑的意义。对于幻想类文学,作者们有一个普遍的误解,就是要从现实的束缚中解放幻想,怎么想都行,最好不要有约束。比如,一些奇幻类作者就认为,科幻是受约束的幻想。其实,戴着镣铐跳舞,才是一切幻想文学的创作原则。赋予情节的可能性有一个无形的界限,超过了它,可能性越大,可读性越低。
比如,在儿童片《奥特曼》中,不管出现什么问题,最后“奥特曼”都会变身为一个巨人,拳打脚踢予以解决。这种片子成年人就不会爱看,因为情节过于简单。《超人》第一集里,超人倒转地球,令时光倒流,地震造成的灾难一一倒转回去,世界安然无痒。观众自然会想到,以后无论遇到什么问题,超人只要倒转时光,把问题消融于无形,不就完结了吗?当然,这样一来,什么故事都不存在了。
在科幻小说中,自设逻辑比比皆是。机器人工学三定律是一个经典例子,以致于能够脱离故事而为人熟知,成为后面介绍的“公设逻辑”。下面再介绍一些自设逻辑的例子。根据个别作者确定自设逻辑的目的之不同,科幻小说中的自设逻辑可以分为三类:
预言类自设逻辑:
在以宣传科学预言为目的的科幻小说里,自设逻辑往往就是作者本人在科学或者社会方面的预言。比如各类乌托邦小说里描写的美好世界的架构。一项科学发明,等等。作者自觉地使这些自设逻辑与科学原理本身靠近。而故事往往是宣传或者陪衬这些发明创造的。
这类自设逻辑包括:凡尔纳在《大炮俱乐部》中设定的登月炮弹发射原理,克拉克在《太阳风帆》中设定的利用太阳风进行宇宙的原理,在《天堂的喷泉》中设定的“天梯”原理,迟书昌在《五号游泳选手的秘密》中设定的船舶润滑剂,叶永烈在《失掉鼻子之后》里设定的人体再生技术,等等。在科幻小说里,这种自设逻辑并不多见。
主题服务类自设逻辑:
对于寓言类、传奇类科幻小说,它们的自设逻辑并非出自科学原理。作者设定此类自设逻辑,意在表达某个主题。在著名的科幻短篇《冷酷的平衡》里,飞船的燃料和给养只能维持一个船员,多出一个都不能承受,必须有一个人被抛入太空,如果心生怜悯就得双双毙命。这就是这篇故事的“自设逻辑”。
读者读完后莫不为之扼腕。纷纷试图修改这个“只限一人”的残酷条件:那么大的飞船,怎么就装不下两个人的给养!飞船检查严密,那个少女根本不可能登上来!他们可以遇到另一条船提供补给!更有的读者指出,这个前提离科学很远,作者本来想怎么设定就可以怎么设定。所以,作者是故意“杀死”那位姑娘的。确实如此,在这篇故事里,只有这个自设逻辑最能震憾人心。任何“心软”的假定都违背了故事的主题:宇宙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冷酷性!
在科幻小说《献给阿杰尔农的花》中,主人公查理经过手术后,从弱智成为超人,又恢复弱智。这就是本篇的核心自设逻辑。读者会问,他的智力提升后,不能自己研究出新的手术方法吗?其他更高明的科学家不能挽回他的智力吗?当然作者也可以这么去假设。但那样就削弱了本篇的主旨:由于智力变化而导致主人公社会地位的变化。再从这种变化里,描写社会的人情冷暧。
除了直接预言或宣示主题外,某些自设逻辑还负有使情节更精彩的作用。它往往给时空加上了许多限制,使角色必须在这些限制中完成任务。比如田中芳树在《银河英雄传说》?
酒厂SSR收集指南 八零:满级狗仔手撕系统大女主 短命小蓝极限生存 [综漫]补课拯救咒术人 西游:从一卷经书进化成鸿蒙至宝 特级英灵佐助君 [伏哈] 浴火 - 哈利中心/强强/战损哈/爽文/浴火生辉 [FGOx妖表乙女]被选中的Master 当秦皇汉武参加帝王娃综 仙生十年 [原神]万人迷竟是我自己 狼人杀:我盔上有洞 [原神]是木遁忍者不是草神 太阳伞计划 签到商朝之封神成圣 九阳补天 风槿如画 [排球]乐于助人的古森同学 诸伏家的小儿子是特级咒术师 因一见钟情发展的恋情
中原武林大地北有天芳谱七朵名花,南有美人图十二美人!武林之中,侠女成风,我一出世,无一落空。皇帝本多情,情深意更浓,武林有南北,皇帝就是我。...
...
从农村考入大学的庾明毕业后因为成了老厂长的乘龙快婿,后随老厂长进京,成为中央某部后备干部,并被下派到蓟原市任市长。然而,官运亨通的他因为妻子的奸情发生了婚变,蓟原市急欲接班当权的少壮派势力以为他没有了后台,便扯住其年轻恋爱时与恋人的越轨行为作文章,将其赶下台,多亏老省长爱惜人才,推荐其参加跨国合资公司总裁竞聘,才东山再起然而,仕途一旦顺风,官运一发不可收拾由于庾明联合地方政府开展棚户区改造工程受到了中央领导和老百姓的赞誉。在省代会上,他又被推举到了省长的重要岗位。一介平民跃升为省长...
一个本来庸才的学生,在一次奇遇后,居然成为傲世天才,他发现自己的身世居然是而后面还有天大的阴谋...
(都市热血小说)叶龙曾是世界上公认的文武奇才,所到之处,再强大的敌人也得望风而逃。然而,就是这样的叱咤风云人物却突然放弃耀眼光环,回到灯红酒绿的都市保护大小姐!他性格冷酷张狂,为达到目的不择手段!凭借惊人的本能和超人的智力,在繁华的天骄市上演一场激情四射的热血人生!PS本书读者群128492045(豆丹家族)...
新书我的特效时代上传,求收藏,求推荐!落魄功夫小生陆麟,拥有一台能做出炫酷特效的超级电脑。从此华语影片不在是低成本小制作的代名词。奇幻瑰丽的仙侠世界登上银幕,沉迷华夏网文的外国小哥,不再期待漫威!书友群481993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