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五十八页,“午二、释同分妄见”。在前一科佛陀讲到别业妄见。别业妄见的意思就是说,我们每个人有他个别的业力。你的身心世界,你怎么长这个样子?他怎么长那个样子?你内心为什么有这个想法?他为什么会有那个想法?其实是各式各样,没有两个人完全一样的。当然,我们会去问:你从什么地方来?当我们有一个生命的时候,我们会想:我为什么会有这个生命呢?是父母给我的,还是上帝创造的?它的根源在哪里?从佛陀的开示我们很清楚地知道,就是我们一念的迷真起妄,产生了一个颠倒的妄动;妄动以后就开始造业,就在心性当中把五蕴身心给变现出来。所以,我们的身心世界是从自己内心出来的。那怎么去消灭它呢?一念的迷而产生,也是因为一念的悟而把它还灭。因为一念的觉悟,开始观照我空法空,不随妄转,然后慢慢地五蕴身心就从心性当中又重新地消失掉。就是你眼睛有一层薄膜,所以看到五色的圆影;你把眼睛治好了,它就自然消失掉了。你就不要去管它外面是怎么样,你把眼睛治好了,它自然消失掉。所以,这个地方倒是讲出修行的一个“认清路头”。我们一生当中遇到的所有环境,跟别人完全没有关系。我们今天会遇到快乐的果报、遇到痛苦的果报,跟别人都没有关系,完全是我们每个人自作自受,没有一个例外。没有一个东西是你没有那个业会出现的,没有那回事情。这里讲得很清楚,是因为你眼睛有毛病,所以才看到五色圆影。我们今天脸上有一个黑点,去照镜子,镜子上也出现了一个黑点。我问诸位一个问题:你是去擦镜子上的黑点,还是擦你的脸?你擦镜子,擦一辈子也不会干净。问题不在那里。你脸上有黑点,所以镜子才出现的。所以我们修行人第一件事情,莫向外求。总而言之,我们遇到了障碍,“行有不得”,第一件事情,反省自己。一个人开始向内反省的时候,这个人就有希望,开始进步了,开始突破了。如果他还不能够明白这个道理,还不知道怎么自我反省,这个人修行只是积集善业、修习福报,他不可能进步的,他没办法进步的。他连问题出在哪里都搞不清楚,怎么修行呢?所以,修行第一件事情,古人讲,认清路头、莫向外求。我们要知道,你从什么地方来?问题出在哪里?这个根源要先找到。这是第一段。午二、释同分妄见【图一】第二段,我们看,同分妄见。云何名为同分妄见?那么什么是众生的共业所见呢?佛陀提出一个问。这以下有三个回答。我们看第一段:阿难!此阎浮提,除大海水,中间平陆有三千洲。正中大洲,东西括量,大国凡有二千三百。其余小洲在诸海中,其间或有三两百国,或一或二,至于三十、四十、五十。先到这里。佛陀等于是讲一个譬喻。佛陀说:阿难尊者!在我们这个小世界当中,中间是一个须弥山,东西南北有四大部洲,有东胜神洲、西牛货洲、南赡部洲跟北俱卢洲。我们姑且就用南赡部洲,就是南阎浮提,来加以说明。在南赡部洲,你看须弥山南方这个南赡部洲,除了外围的大海水以外,它中间的陆地有三千个大小的洲(洲就是大海上面的陆地)。这三千个洲当中,我们姑且以居在中间的其中一个大洲来看。这个洲横跨东西两方,有很多的国家。其中大的国家有二千三百之多,这个是大洲里面的国家。其余的边缘的小洲,散居在诸海水当中,有的上面有三百个国家、两百个国家,小一点的有一个国家、两个国家或者三十个国家、四十个国家、五十个国家等等。这是先把众生过去的业力所变现的国土标出来,标出我们生命的一个环境。第二段就正式地说明这个共业的关系。阿难!若复此中有一小洲,只有两国,唯一国人同感恶缘,则彼小洲当土众生,睹诸一切不祥境界,或见二日,或见两月,其中乃至晕适佩玦、彗孛飞流、负耳虹蜺,种种恶相。佛陀就说,假设在这个南阎浮提当中有一个小洲,我们把这个小洲拿出来看,看它的生命相貌是怎么回事。这个小洲上面只有两个国家,当中有一个国家是过去善业比较强的,另一个是罪业比较重的。其中罪业比较重的国家的人民,由于过去的罪业,一念心性的妄动,过去生可能动的方向都往不好的杀盗淫妄的因缘去动,这个业力起现行的时候,这一个国家的众生就看到了一些不吉祥的境界。就是说,一个洲有两个国家,一个国家看到了不吉祥的境界,另一个国家完全没有看到。那么看到什么不吉祥境界呢?或者看到白天出现两个太阳。一般来说,白天出现两个太阳就是即将有旱灾的征兆。或者晚上看到两个月亮,这也是一种灾象,就是天下即将要出现大的水灾。或者是在空中看到了“晕适佩玦”。这个“晕适佩玦”是一个日月的凶相。“晕适”是指它的性质来说,“佩玦”是从形状来说。我们看“晕”。什么叫“晕”呢?就是天空当中有一种邪恶的黑气,围绕着太阳或者围绕着月亮。你看太阳的时候,会看到旁边有一个邪恶的黑气围绕在旁边,这叫“晕”。这个“适”,就是这个邪恶的黑气把日月给遮蔽了。前面的“晕”是围绕在周围,这个“适”是把整个日月都遮蔽住了,叫作“适”。“佩玦”,是指这个邪恶黑气的形状。当这个形状是产生一个横向的、长形的、一个横梁状的,叫作“佩”;如果这个黑气是一个半月的形状,这个叫作“玦”。总而言之,“晕适佩玦”就是围绕在日月旁边的黑气。这是一种日月的凶相。,!或者看到了“彗孛飞流”。这个“彗孛飞流”是晚上星星的一个凶相。“飞流”指的是它的性质,“彗孛”指它的形状。我们先看这个“飞”,就是我们看到那个星辰的光明从空中突然飞过去,像流星一样,在空中从左边到右边这样飞过去,这个叫作“飞”。这个也是一种凶相。“流”就是这个星星突然从空中整个掉下来了,从空而降叫作“流”。那么这个“彗”,指这个星星突然产生一道很强很强的光明,这个光明是一条线的,叫“彗”。一条线的、很长很长的光明从空中突然射下来。“孛”,这个光明是点状的,它一个点状向四方发散。前面是一条线,这个是点状的,向外面发散出来,叫作“孛”。“彗孛飞流”指的是晚上星辰的一些凶相。“负耳虹蜺”是空中的一种阴阳之气的凶相。“虹蜺”指的是性质,“负耳”是指形状。什么是“虹”呢?就是白天你看山上突然出现一个阳刚的凶气,叫作“虹”;“蜺”就是在晚上的时候,你看这个大地突然出现一个邪恶的阴柔之气,这叫“蜺”。“蜺”是指阴柔的,“虹”是指阳刚的。“负耳”就是说这个阴阳之气,就像弓之背。你看弓之背,它是没那么圆,斜度比较大一点。如弓之背叫“负”。“耳”,如一个月亮的半圆形,比较弯曲的,形状是一个半圆形,叫作“耳”。这个“负耳虹蜺”是指一种空中的阴阳的邪气。这个国家的人,由于过去的恶业,就出现了这种种的灾恶之象。但是另外一个国家完全没有看到。我们看总结。但此国见,彼国众生本所不见,亦复不闻。就是说,这种灾恶的相状是其中一个国家能看得到、听得到、感受得到,但另外一个国家完全看不到、听不到,也完全感受不到。这句话主要是在讲什么观念呢?就是讲到前面说的“当处发生,当业流转”。就是说,我们的果报体,是每一个人的心性一念妄动以后产生了业力,也在我们心性当中表现出来让自己来受用。自己造业,自己变现出来给自己受用,就叫“当处发生,当业流转”。这句话意思就是说,外在的世界是我们的内心世界变现出来的。我们讲一个历史的公案来加以说明。春秋时代宋国景公的时候,宋景公有一天晚上下了殿以后,突然觉得心里面闷闷不乐。所以我们心里面是一个很重要的卦相,心里面其实就是一种相貌。他就请占卜的师傅来占卜,看到天上出现了凶恶的灾星。这个时候宋景公就很紧张,心里面闷闷不乐,天空又出现了灾星。他就把他的一个很有智慧的大臣子韦请过来,跟子韦说,我心里面感到非常的烦闷,好像有什么不吉祥的事情要发生一样,然后天上又出现了灾星,应该怎么办呢?你帮我想个办法。这个大臣说,从这个灾星来看,这个灾难跑不掉,一定要出。大王!你最近会有大灾难出现。但是子韦说,根据我所学的智慧,我们这些道术是可以把这个力量移转掉。要不这样子,大王!我帮你做一个法会,把这个灾难的力量移到宰相的身上,由他来承当。你说好不好?宋景公说,不行啊。我是国君,宰相是听我的;我做错,我自己负责,怎么是宰相来负责?这不合道理。不可以,不能由宰相来负担。那么子韦说,宰相不能负担这个业力,我们可以移之于人民,把这个灾难给人民。这个时候人民会有很多人产生病痛,把这个业消掉。宋景公说,我身为国君,要造福人民;我造福人民都来不及,怎么能把这个灾难去送给人民?这个不对,不可以,不合道理。人民没有错。那么子韦说,移之宰相不可,移之人民也不可,要不这样子,我们做个法把这个灾难的业力移之于饥馑,让老百姓饥荒,把这个业释放出来。宋景公说,不可以啊。老百姓饥荒很痛苦的。那这样子,不要移了,干脆由我来承当好了。宋景公讲完以后,子韦就拜下去说,君有仁慈之心,天必厚赏之。他说,君王你现在起了三个坚固的善念,我跟你讲移之于宰相,你说不可,第一个善念;第二,移之于人民,你又说不可,第二个善念;第三个,移之于饥馑,你又说不可。他说,你生起三个重大的善念,上天一定要重重地赏你。果然,第二天再请星座官来看灾象,已完全消失掉了。当然,从佛法的角度,不是上天赏他,诸位知道谁赏他吗?“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我们一念心性是本来清净、本来无一物的,但是我们动一个念头以后,“当处发生”。这就是一种力量。这个力量可能是一个善的力量,也可能是一个邪恶的力量,就保存在心中了。因缘成熟的时候,这个力量怎么样?“啪”,释放出来!他做了诸侯国君,但是他以前的恶业有时候也会起现行。遇到恶业起现行的时候,我刚刚讲过,一个人可以烦恼现前、业障现前,但不能起颠倒。他必须保持善念,保持正念,保持慈悲心。他一念心中恶业的妄动,结果“心生则种种法生”;这个时候他起了惭愧心、忏悔心,“心灭则种种法灭”,结果他心中的罪业也消灭了。完全是自己的心念。如果这个时候宋景公起颠倒,他业障现前的时候,把这个灾难做法移之于人民,我看宋景公后果不堪设想。恶业起现行的时候又造一个恶业,火上加油。所以我们可以看得出来,这个宋景公是有观照力的。,!这个地方是说明,不管是别业也好,共业也好,总而言之是怎么有的?“当处发生,当业流转。”就在我们一念心性当中,一念的妄动而显现;也因为我们一念的觉悟而消灭。这个就是整个生命的缘起。辰二、进退合明分二:巳一、总示;巳二、别明我们看辰二,进退合明。这以下以进跟退两种方式来相互发明。这个进指的是别业妄见,退指的是同分妄见。因为别业佛陀先讲,所以叫进取,进取别业;那么退,退到共业。以别业跟共业两种的妄见,来相互发明心性不变跟随缘这两种观念。这个地方有两段:第一个,总示;第二个,别明。巳一、总示先看总标。阿难!吾今为汝以此二事,进退合明。前面佛陀是把别业跟共业个别地讲出来,这以下把别业跟共业这两种妄见以进退的方式相互发明,把它混合起来。巳二、别明午一、进别例同;午二、退同例别我们看巳二,别明。别明当中有两段:第一个,进别例同;第二个,退同例别。先进取别业来例同共业。这一段,其实佛陀是先用别业而带入了共业,主要是发明随缘不变之体;下一段才发明不变随缘之用。所以它这一段把别业跟共业相互地发明,来发明我们不变的体性。午一、进别例同【图二】我们看经文:阿难!如彼众生别业妄见,瞩灯光中所现圆影,虽似前境,终彼见者目眚所成。眚即见劳,非色所造。然见眚者,终无见咎。例汝今日,以目观见山河国土及诸众生,皆是无始见病所成。佛陀说:阿难尊者啊!如同前文所说的,我们众生这种别业妄见……别业妄见我们前面讲到,有一个人他眼睛长了赤眚的毛病,在夜晚“瞩灯光中所现圆影”,他看到了灯光上面出现了五色的圆影,而这个五色的圆影好像真的是显现在我们眼前。你看,我们可以去看到我们的身心世界,可以感受得到,真的是可以见闻觉知,好像真的是出现在我们眼前。但事实上,它只是眼睛当中一念赤眚的关系而显现出来的。而这个赤眚是怎么有的呢?是眼睛的过度疲劳引生的,不是灯光所创造出来的。所以,我们心性是本来没有所谓的妄动,也本来没有五蕴身心的,这个只是一念的迷,迷真起妄才有的。我们再看。“然见眚者,终无见咎。”然而,我们一念的能见的心性,是根本不存在这种见眚的过失。我们这一念心性本来就没有妄动的问题,我们这一念心本来清净的。有人就说,那一念心性怎么会妄动呢?所以说它不真实!我讲实在话,如果妄想是有根本、是真实的,那么我们没有一个人可以改变自己、可以成佛,不可能!就是因为没有嘛。怎么有?自己捏造出来的!你所有的想法都是你自己捏造出来的,没有例外。当然也受了环境的影响。你从小生长在什么环境,爸爸妈妈跟你讲什么话,你朋友跟你讲什么话,你遇到什么人,把它累积起来,就是你的妄想。把今生的累积,再把前生的累积起来,就是你的妄想。你从什么地方来?就是这样来的,就是熏习而成。但是一念心性本来没有这个妄想,心性是没有这个见咎的,一个健康的眼睛是没有这个“见眚”的。就比喻说阿难尊者你今天用眼睛看到的山河大地这些依报,看到的正报的众生,都是无始劫来一念的无明妄动而产生出来的,就是一切唯心造。前面是讲别业,这以下“例”,比例一下,就是共业。别业来比喻共业,道理是一样的,都是一念的妄动而有的。我们再看下一段:见与见缘,似现前境,元我觉明见所缘眚。觉见即眚,本觉明心,觉缘非眚。觉所觉眚,觉非眚中,此实见见,云何复名觉闻知见?这段经文比较深,诸位要慢慢听。这当中佛陀就讲一个道理说,“见与见缘,似现前境”,在这当中,能见的见分跟所见的五蕴的境像,好像真的是显现在我们眼前,好像我们可以感受得到它存在,可以见闻觉知的感觉,就是五蕴身心好像真的是有那么一回事。“元我觉明见所缘眚”,但事实上,它只是我们觉明心性当中一念无明妄想所创造出来的,它是如梦如幻地显现在我们一念的心性当中,让我们感受到这一念的色受想行识的果报。“觉见即眚,本觉明心”,而能够去觉照这一念赤眚的,就是我们的本觉明心。也就是说,当我们去回光返照心性的时候,我们才会看到自己的毛病,才会看到我们生命的真实相,所以“觉见即眚”。而真实觉悟的那个就是我们的“本觉明心”。一个人跟妄想在一起的时候,你看不到自己。所以我们说,一个人可以起烦恼,不能起颠倒。你看,烦恼在那边动,你住在烦恼当中就完蛋了,就起颠倒了。烦恼在动,你住在真如本性,你看到它动,你不迷不取不动,这个时候你就可以调伏它。所以这个地方说,“觉见即眚,本觉明心”,当我们能够觉悟到这个烦恼问题的时候,我们这个时候正是安住在一个本觉的心性。你一定要怎么样?先远离它,你才有办法调伏它的。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觉缘非眚”,那么当我们这个觉照的功夫生起的时候,这个赤眚的妄想就不存在了,因为这个赤眚它是不真实的。它不真实,你一观照它,它就消灭掉了。所以,“觉缘非眚,觉所觉眚,觉非眚中”。当我们这个觉照的功夫生起的时候,它就不再堕于赤眚的过失当中。所以“觉所觉眚,觉非眚中”,就是说,当我们觉照功夫生起的时候,我们已经不再堕于妄想当中,这个觉照的功夫,它已经不堕于赤眚——已经不堕于这个妄想当中,你就是跟它脱离了。“此实见见,云何复名觉闻知见?”这个就是“见见之时,见非是见;见犹离见,见不能及”的道理,这就是见性的本体跟见分之妄想不同的地方。因为见分是带妄的,而本体是清净的。也就是说,当我们见分出了状况,出现了不好的因缘,这个时候我们心先摄用归体,你就不随它转,你才能够去转变它。这个就是见性跟见分之间的差别。“云何复名觉闻知见?”身为见性是这样,你的觉性、闻性、知性都是这个道理,六根门头都是这个道理。见性的本体绝对不会随你的作用而妄动。你不管是怎么动,你不管动到天上去、动到人间、动到三恶道,它的本性永远是清净本然,永远是不受染污,所以我们才可能会恢复清净。这个就是见性不同于见分的道理。这一段当然是很重要。就是我们的本性从来不受染污,所以我们才有希望去恢复本来面目。好,我们看总结。是故汝今见我及汝,并诸世间十类众生,皆即见眚,非见眚者。彼见真精,性非眚者,故不名见。所以阿难尊者你应该了知,你阿难跟我佛陀,乃至于你整个身心世界,乃至于整个器世间以及十类的有情众生,这整个众生是怎么有的呢?“皆即见眚,非见眚者。”就是说,这个六道的十类众生是怎么来的呢?都是我们见分中的一念的妄动而有的,不是见性本身有这种妄动的。也就是说,都是我们见眚所引生的,而不是见性当中有这个眚,是我们一念心妄动而有,但是见性里面没有这个妄动,所以它可以消灭。“彼见真精,性非眚者,故不名见。”身为见当中的一个真实的心性,它的体性绝对没有这个赤眚的毛病,所以“故不名见”,所以见性绝对不是见分。到这个地方,佛陀把清净的本体跟变化的作用作了一个很清楚的分辨。他说,我们一念心性是本来清净、本来光明、本来平等的,但是一念的妄动以后,如果我们往好的地方动,就出现安乐的果报;往不好的地方动,就出现痛苦的果报。但是不管你怎么动,不管你怎么变,心性永远就是清净本然,它不随你妄动。所以这一段等于是从别业跟共业的相互发明当中,把我们不变的体性开展出来。你看,我们念佛的时候,为什么能跟佛陀感应道交?表示我们的心跟佛陀的心一定有一个共同点,才能够产生感应。如果佛跟我们完全不同,那我们怎么感应呢?佛陀的那一念庄严的心跟我们烦恼的心,那个变的部分是不同的,他往好的地方动,我们往不好的地方动。但这个只是外在的作用,他的本体跟我们的本体是一样的。所以可以怎么样?感应道交。“能念所念性空寂”,所以“感应道交难思议”,自他不二。而自他不二所发明的就是我们心性的本体是不变,十法界所共同依止的地方就是现前一念心性,它是离开所有的相状,是整个生命的依止处。就是我们说的“差即无差”,在差别的生命当中,我们生命有一个共同点,每一个众生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现前一念心性。这个地方把体跟用作了一个说明。当然这一段所要发明的是不变之体。午二、退同例别【图三】看下一段,退同例别。退同分的共业,来例别业的妄见。这个“退同例别”其实主要就是在发明随缘。前面是发明不变的体,这个地方主要是发明随缘的作用。阿难!如彼众生同分妄见,例彼妄见别业一人,一病目人,同彼一国。彼见圆影,眚妄所生。此众同分所现不祥,同见业中瘴恶所起,俱是无始见妄所生。这个地方先讲出一个同分的共业。说,阿难!比如说我前面讲到了众生的共业所感的妄见,如果以共业来例同一个人的别业所招感的妄见,那么一个人的别业所招感的妄见是什么呢?是“一病目人,同彼一国”。也就是说,一个眼睛有毛病的人所见的这个五色圆影,其实这个道理就好像一国人所见的种种的灾象一样,都是由心所现出来。这个以共业来例同别业,先作一个总标。以下再把这观念陈述出来,说“彼见圆影,眚妄所生”。一个人眼睛有毛病,看到了五色的圆影。其实五色圆影从哪里来?不是从灯光来,也不是从眼睛来,是他健康的眼睛当中有一层的翳——有那个赤眚,就把那个五色圆影给现出来。就是我们心性当中有一念的妄动,才有业力跟果报出来。那么这个比例就是,在众同的共业当中所现的种种不祥的灾象,是一国人的共业所招感的瘴恶,是一国人心中的烦恼恶业所引生的(瘴恶就是心中的烦恼跟恶业),“俱是无始见妄所生”。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所以总结:一个人看到的业力也好,一国人看到也好,其实都是我们一念心性当中一念无明妄动而有的。这个地方是从共业而带入别业。这以下作一个总结:例阎浮提三千洲中兼四大海,娑婆世界并洎十方诸有漏国及诸众生,同是觉明无漏妙心,见闻觉知虚妄病缘,和合妄生,和合妄死。以上的道理,我们可以去作一个整体的比例。整个南阎浮提众生当中,整个三千洲中,乃至于东西南北的四大海,乃至于再把它扩大到整个三千大千世界,乃至于十方的诸有漏国土(这个地方不包括诸佛清净的国土)。这当中所有的凡夫众生,身心世界是怎么来的呢?都是在我们一念觉明无漏的一念心性产生作用、一念的妄动而产生了见闻觉知的时候,累积很多很多的烦恼跟业力而显现出来的。而整个生命的因缘合起来就是两句话:“和合妄生,和合妄死。”当这个业力的因缘成熟的时候,它就出现;当业力的因缘消失的时候,它就死亡。所以和合妄生,不和合而妄死。前面的一段经文,我们看到的是在变当中有不变的本体。这个地方是说不变的本体当中,有它变化的因缘。变化的因缘,当然佛陀是从个人的角度跟团体的角度来谈的,个人叫别业,团体叫共业。我们就不要讲团体,讲个人好了。我们去思惟这个缘起的观念:什么叫作不变中有变呢?为什么说不变会随缘,这句话什么意思?比如说,你今生产生一个身心世界,可能是一个男人,或者是一个女人,但是你今生的生命不能代表你自己,它只是你生命的一部分。因为在不变的整体心中,我们的念头动了很多,有很多业力,它只是其中一部分的业力显现出来而已。我讲实在话,今生的你不能代表全部的你。或者我们这样讲,我们这个心性是一个整体生命,我们今生只是一个小水泡,大海里面的小水泡,一个个体生命。这个个体生命不能代表你自己。我们举一个例子。你看苏东坡跟五祖戒禅师,苏东坡的前生是五祖戒禅师。他的一念心性,不变当中有一个变的因缘,它出现了五祖戒禅师,持戒庄严;他今生变成苏东坡,是非常的放荡不羁。你说,那到底苏东坡是谁?这两个都是苏东坡。他前生是五祖戒禅师,今生是苏东坡。因为我们这个大海当中有很多业力,它今天浮出这个,明天浮出这个,后天浮出这个,所以我们不变当中有什么?生命会变化。所以,为什么我们今天求生净土?重点就是它变得太厉害,生命变得退转了(所以我们才求生净土,生到净土才能不退转)。你看我们很难把苏东坡跟五祖戒禅师划等号,这两个个性完全不同。秦桧的前生是雁荡山的一个苦行僧。你看,秦桧是一个贪心很重、贪求名利的人,而他前生是一个修苦行的、少欲知足的人。同样一念心性,它变出两个相貌出来。哪一个是真的?两个都是假的!我们心性的大海当中有很多的水,有很多的业力的种子,今天浮出这个,明天浮出这个,后天浮出这个。所以,有时候我们看他的前生跟今生完全不同,很正常。因为我们内心当中有很多的种子,很多业力,你今天浮出这个、明天浮出这个嘛。好像说这个房间,有一百个人在睡觉,一百个人个性都不一样。这一百个人就是什么?你的种子嘛。今天把这个人叫起来,把a叫起来,其他九十九个在睡觉。你看到了a,哦,a就是我。然后来生把b叫起来,诶,该你起来了,又变成另外一个身心世界。那么再来生把c叫起来,其他人都在睡觉。所以,我们没办法了解自己,因为我们今生看到的是自己生命的一部分,你怎么了解自己呢?你说我很了解我自己,我今生不错,我皈依三宝,为公为众,弘护正法。其实这个只是你的一部分,还有很多的功能没有表现出来,它在睡觉。它在睡觉不是没有,而是它暂时不动。所以在整个心性当中,在不变中有变,就是我们过去累积很多业力的能量在里面,它储存在心性当中,所以它今天出现这个,明天出现那个,后天出现那个,就是所谓的“和合妄生,和合妄死”。当业力成熟的时候显现,当业力消失的时候生命就结束了。卯三、显示归真【图四】好,我们作个总结,“显示归真”。若能远离诸和合缘及不和合,则复灭除诸生死因,圆满菩提不生灭性,清净本心,本觉常住。好。当我们了解现前一念心性不变随缘、随缘不变的时候,有什么好处呢?我们就可以产生微密的观照。总而言之,刚开始先依止心性,首先在变当中找到不变的体,先把这个根本找出来,先把心带回家。修行第一件事情,在变化中先找到那个不变的东西出来。什么是你的本来面目,先找出来;然后再依止这一念心性称性起修,来修习空假中三观。远离和合缘,就是以空观来破除我相的执着,和合缘就是我相,破凡夫的执取。远离不和合缘,用假观来破除无相的执着。前面是破有相的执着,这是远离二乘“忘失大悲、不乐修善”这种对无相的执着。用空假二观——空观,古德说这是破和合缘,是了分段生死;假观是了变易生死——就能够灭除分段、变易两种生死之因。最后“圆满菩提不生灭性”,就能够回归到我们不生不灭的本性,在本性当中产生无上的菩提。这个菩提包括福德、智慧两种庄严。这样子我们的生命就永久安住在清净的本性,永久受用常乐我净的四种功德,也就永远不再迷惑了。这个讲到返妄归真。我们再讲一次,生命从心来说是有变的部分跟不变的部分。首先我们先回到不变的地方,然后在不变的地方再修空假中,把那个变的部分加以调整,把它杂染的因缘转成清净的因缘——但是你要先回家,先求不变,再求随缘。《楞严经》就是这个修行方法。这是你整个心地法门的观照。所以,我们要先了解到问题的点在哪里。我们讲“诸法因缘生”,每一件事情出现一定有原因。如果你找不到原因,你就永远不可能改变你的生命,不可能!你一生当中只能叫积集善业、修习福报,你生命没办法改变。你要改变生命,先要了解生命,是这个道理。先了解它,从哪里下手,这个很重要。:()净界法师【首楞严王三昧】要义
怎么到我重生就被病娇识破 修仙:我真没想当舔狗! 一人之下:我自红尘逍遥 独占病因 系统情深:尤少,傅小姐又气跑了 弃妻似锦 盗神戒传承者楚风闯都市 万古最强神帝 我在群星有座城 恃楚而娇:秋先生的心尖宠 剑开虚空 心淼归来:纳川的宠妻日常 随身空间之傻女傍上了国家爸爸 重生当天断绝关系,我变身万亿富翁 不能死的路人甲炮灰 深山密窟 盗天仙途 百年后我依旧是团宠 直男生涯惨遭滑铁卢 结婚送盆小绿草
2o19云起华语文学征文大赛参赛作品胖喵儿死了,被一根鸡骨头卡死了!重生在了一个生了九个孙儿,盼孙女盼的眼睛都红了的阮家,瞬间成了阮家上下三代的团宠!胖喵儿笑眯眯,觉得这有奶奶宠,爸妈爱,哥哥护的小日子,真叫一个美滋滋哟。当然,如果没有某只躲在角落里,眼睛里放着绿光,死死盯着她的‘大灰狼’,那就更好了!某只‘大灰狼’冷笑一声上辈子没吃到,这辈子总要吃到的!胖喵儿へノ...
聚焦巅峰火爆畅销他是世界闻名的巅峰杀手,却被家族逼婚,与美女总裁住在了一起。彼此看不顺眼却又不得不同居,萧凡决定回学校散散心,可是...
非凡人生凌轩是这个都市的主角,他身上发生的一切,应该是男人们都渴望得到的。他的经历,就是一个个娇艳美女组合而成的酸甜苦辣爱恨情仇非凡人生绝非一般的人生故事,娇艳人生,不走寻常路。非凡人生延续面包作品的一贯风格,更清新,更自然,更现代!总结只有一句YY,只有YY,男人的YY,最尽情的YY!...
外门弟子陈宇,体内融入了一颗神魔心脏。心脏,乃生命中枢,人体致命的要害。而对陈宇来说,心脏却是防御最强的一点,并让他拥有赶超妖兽神兽的无限潜力。自此,他踏上一段波澜壮阔荡气回肠的玄奇之旅。天才如云之,天骄盖世。宗门林立之,我主沉浮。万族辉煌之,跨界大战。太古悬谜之,神话争锋。我心唯有,永恒!新书,迫切需要推...
他世袭罔替,却非王侯他出身世家,却非高门。作为六扇门中的一个牢头儿,他本想老老实实把祖上传下来的这只铁饭碗一代代传承下去,却不想被一个神棍忽悠出了那一方小天地,这一去,便是一个太岁横空出世。他自诩义薄云天,为人四海,是个可以托妻献子的好朋友,可他所到之处,却是家有佳妇贵女者统统藏之深闺不敢示人他自称秉性纯良,与...
已完本穿越异世成为财主家的小白脸赘婿,因太废物被赶出来。于是他发奋图强,找一个更有权有势绝美高贵的豪门千金做了上门女婿。练武是不可能练武的,这辈子都不可能练武,只能靠吃软饭才能维持生活!我要把老婆培养成天下第一高手,谁敢惹我就让我娘子打死你!...